在北京租车跑滴滴快车怎么样,北京租车跑滴滴价格表

频道:滴滴出行 日期: 浏览:31

  算起来在北京租车跑滴滴快车怎么样,自己也是个老牌在北京租车跑滴滴快车怎么样的“网约车”用户了在北京租车跑滴滴快车怎么样,不过在这个叫法出现之前,我更喜欢称这种出行方式为——叫车。

  

  “叫 车”其实由来已久,计划经济时期,北京的出租车基本都不会上街扫活,在北京租车跑滴滴快车怎么样你得先打电话预约,告知地点,人数,去哪以后,由调度中心指派车辆接送。而后市场开 放,出租车的数量有所增加,“叫车”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扫活儿变成了出租车市场的新技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初期的出租车司机属于高收入人 群,以北京为例,“黄面的”时期的出租车一个月收入一千元不是难事,和那时平均五六百元的职工工资相比,已经算得上“金领”一族了。

  

  当 传统的“叫车”被招手即停逐渐取代以后,有过相当长的一段消沉时期,随着出租车的越来越多,路边打车习惯逐渐被大家养成。“电话叫车”逐渐被遗忘在城市的 角落,然而却一直未曾消失,北京几家国有大型出租车公司也曾成立过专门的出租车调运平台——96103,配合车载的通讯终端实现派单接单服务。但效果并不 好,除了经常出错的硬件以外,约车体量小,双向选择的机会少也成为了96103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2012年是个应该被出租车行业, 乃至互联网行业记住的年份。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三个月的研发和推广,将一款名为“滴滴打车”的软件投放北京市场。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家公司 ——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同样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且赶在滴滴之前在杭州市场投放了一款名为“快的打车”的手机约车软件。

  

  2013 年的快的打车要比滴滴更加风生水起,除了开通包括北京在内的30个城市的叫车业务以外,他与支付宝,高德地图之间的合作让已经普及的网络支付方式融入了手 机约租车的过程中,只需要关联支付宝,就可以轻松付款,这样的互联网+约车方式,让快的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在2013年的全国市场中,快的终于站在了滴 滴的前面,尤其是在华南/华东地区——广州上海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在北京也有超过2万台出租车可以进行支付宝付费。

  

  看在眼里的滴滴打车,在2014年初决定和微信深度合作,微信支付成为了他们用来对抗支付宝支付的唯一方法。不得不说的是,恰逢微信“红包”的兴起,才让被支付宝近乎垄断的移动支付市场,有了微信支付的一席之地,也正因为这样,滴滴打车才在快的+支付宝的打压下缓过来气。

  

在北京租车跑滴滴快车怎么样,北京租车跑滴滴价格表

  补 贴一词兴起于2014年,在这一年里,滴滴率先拿到了至关重要的1亿美元C轮融资,开始了关于“双向补贴”的盘肠大战,快的则背靠阿里巴巴,也出招“永远 多一元(补贴)”回应滴滴。一时间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而此时的消费者,出租车司机已经尝到了甜头,通常来讲,一单约20元的单程车费,最高时乘客只需要 付5元,而出租车司机能够拿到30元,这样巨大的补贴力度驱使下,整个手机约租车行业的发展是迅猛的,2014年底,装载了滴滴/快的打车的用户已经超过1.5亿,这就意味着大概每9个路人中,就有一个进行过手机约租车。这对于中国出租车市场而言,是一场无以伦比的变革——至少那时候看起来确实如此。

  

  “逐渐习惯了高额补贴,选择乘客的出租车司机开始放弃路边扫活儿的习惯,滴滴和快的成为了他们眼前屏幕上必不可少的两个软件,往往是随着“开始接单啦”的开机语音,车上的乘客还未下到达目的地,司机就已经开始着手挑选下一位乘客”

  ——尼古拉斯·猫哥

  2014 年末作为乘客的猫哥,最直观的感受是路上的车不好打了,晚11点的世贸天阶,已经开始浮现出疲态,站在光华路边四处盘望的“加班狗”们心急如焚,出租车路 过不停车似乎成了正常的现象,即便就在不远处四五台空载的出租车内,司机正在闲聊,听到猫哥要去的方向和他们南辕北辙,也会一边划拉着滴滴/快的的接单页 面,一边不耐烦的说

  

  “真去不了,等着拉个顺路回家的单就下班了”

  

  拐点总是出现在所有人都觉得有便宜占的时候,当“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服务开始流行,这种非出租车的中高端约租车服务补贴力度空前,2015年前后,不少用挂靠租赁公司的私家车拉活的专车司机都表示月入2万元并不困难,这也使得不少的私家车涌入专车市场。更好的车型,同样因补贴而便宜的价格,开始严重挤压出租车的生存空间,出租车端的补贴少了,人们自然更加倾向于打价格差不多的专车。但彼时出租车司机已经习惯了打车软件的优点,乘客也习惯了路边打不到车的窘境。至此,传统出租车行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杭州,天津等地陆续出现出租车司机围攻滴滴/快递总部,或者殴打专车司机的事件。

  但猫哥认为,这很显然是无(zi)理(zuo)取(zi)闹(shou)。

  2015年2月,刚刚结束超过10亿人民币的补贴大战,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两者将以滴滴的名字继续占据着市场,以一种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发展手机约租车业务,那就是我们现在最为熟知的——滴滴快车。

  

  低 价,是滴滴快车的唯一核心竞争力,低价带来的低成本,让本无法染指专车业务的个人司机有了参与这场变革的机会,要知道中国2015年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 1.72亿台,约租车出行人数也超过2亿,巨大的市场需求让“滴滴快车”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平常打车50元的车费,快车或许只需要不到20元,同样巨 大的出行成本差异,让作为手机约租车最早的普及者——出租车,彻底沦陷。

  “我们每天睁眼就欠公司200多块钱(份子钱),以前软件抢活也快,现在还要什么滴米,好的抢不着,差的吧又赚不到什么钱,真是越来越难干了”

  ————北京出租车司机

  

  出 租车的沦陷并没有影响到滴滴的疯狂扩张,2015年中下旬,滴滴正式发布了新的logo,并且改名为滴滴出行,旗下涵盖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乃至 代驾业务,而同时甚至更早入场的竞争对手,都难逃滴滴雄厚财力支撑下的无情灭杀,曾经的代驾第一App——E代驾的市场份额遭到了跳崖式的打击,而专门的 合乘平台——嘀嗒拼车等企业也面临了沉重的打击,而反观滴滴出行,上海市政府向其颁发经营资格证,7月获得3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一时间风光无两。

  同 样在2015年,世界级手机约租车鼻祖——Uber的强势介入中国市场,让滴滴第一次直面了外资劲旅的打击,在一、二线城市的良好接受程度,颇具逼格的市 场策略,以及同样“不差钱”的补贴战术使得滴滴出行,尤其是滴滴快车业务的市场份额被大量蚕食,其实这并非消费者卸载了手机中的滴滴,而是加入了Uber 这一全新的选项。毕竟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并不在乎来的是滴滴还是Uber,或者说(车辆类型)本质上他们就没有区别。唯一需要关注的是——便宜多少和能不 能叫到车。

  

  Uber 的强势入局,与其用对手来形容,更不如说是一个机会。本来需要滴滴一个人完成的补贴,现在Uber也帮他分担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粘性的不断增加,出行时 对约租车软件的依赖不断提高——即便政府层面已经关注到“私家车准入”的潜在危害,但大趋势已经无法改变,叫停私家车?那只是一个胡萝卜加大棒的督促方式 而已罢了。

  2016年,Uber和滴滴的斗法进入白热化,双方都在不断削减着补贴力度,而大量的专车因收益明显减少而退出行业的同时,也有一大波打算以此为生的人正在涌入行业,新人换旧人只是对这个行业的最基层认识而已,但有一点没有改变——即便补贴减少,叫到的车越来越破,消费者依然已经无法避免的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出行。

  

在北京租车跑滴滴快车怎么样,北京租车跑滴滴价格表

  这就是习惯,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出租车行业从低谷回归理性,专车业务不温不火,快车业务的应收逐渐跟不上补贴,滴滴的下一个忽悠目标已经显而易见——乘客,这个付钱的角色需要为他们的发展再次添砖加瓦。于是一次性下本“归化”Uber是个很显然的事实,因为回顾滴滴和快的之间的故事,再加上美团/大众点 评,58/赶集的案例,我们不难得出在这个市场上只需要“一个”绝对的领导者,不管Uber愿不愿意承认,滴滴这个本土企业更加适合做这个“龙头”。而在 经历了高额补贴后,Uber也亟需拿回成绩向股东交差。于是,2016年8月,滴滴正式宣布收购Uber在华全部资产,而只留下千年老二——易到用车的一 脸懵逼和“发泄式”的维持补贴公告。

  

  纵观滴滴的发展,不如将它看做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约租车领域的一部沉浮录,之所以滴滴笑到了最后,绝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而已,从最开始的“创业融资热”给了滴滴第一波成本,到“微信红包热”让滴滴免于被支付宝+快的的组合锤死的机缘巧合,再到最后Uber的误打误撞再度提高了消费者的粘性。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次又一次变革。

  

  而即便我们吐槽着滴滴即将降低的补贴力度,但出门的时候谁还会忘记掏出手机。

  “滴滴一下,马上出发”

10 留言

  1. 老友记
    回复
    感觉文章有些啰嗦,需要去掉一些多余的话。
  1. 玫瑰之恋
    回复
    这篇文章对于我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启示。
  1. 雪花消融
    回复
    作者在文章中解释了一些我之前不理解的概念。
  1. 小清新
    回复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和我的看法截然不同,引起了我的兴趣。
  1. 凤舞九天
    回复
    文章中的分析非常透彻,让我受益匪浅。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