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存在
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变革
也承载着社会的其他功能
而网上流传新的网约车政策会很严
那么是否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呢?
等到本月20日发布你就知道南宁高德网约车对车型的要求了
不过有可能会让你失望哦
据专业人士预测南宁高德网约车对车型的要求,南宁网约车新政在车辆、司机要求等各方面可能都会趋于严格,比如燃油车辆轴距需达到2700毫米以上并且是3年内新车,还需安装符合规定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南宁高德网约车对车型的要求;司机需要本地户籍并具有3年驾龄,另外还有“不提供税务发票乘客可拒付车款”等严格规定。
虽然只是预测,但是综合其他城市来看,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如果预测成真,南宁市民的出行方式也不例外的一夜回到解放前。
告别网约车,重回“打车难”
不合常理的提高网约车门槛对市民出行所能带来的影响远非我们现在能想象的,其中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打车难、打车贵。
据数据统计,轴距在2500-2700毫米之间的车型是目前国内家庭购买的主力车型,如果按照新规轴距2700毫米的标准,意味着多数家庭的车辆都达不到标准,即使是奥迪Q3、大众途观等20万以上的车轴距也无法满足要求。再加上对司机的限制,满足条件的车辆会更少。
在大量普通网约车退出市场后,就意味着我们曾经享受的1分钟内叫到车的日子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打车贵”。
车辆门槛的提高,会导致各种运营成本大大增加,比如报警装置、卫星定位装置、燃油费、保险费等等,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最终也都会由消费者来买单。
市民的出行烦恼
南宁“打车难”现象一直严重存在,比如五象广场、火车站、医院等公共区域,平时人流量较大,打车完全靠运气,有时甚至等三四十分钟都打不上车。另外,媒体曾经报道,2007年起的士司机挑客、拒载等现象开始显现。有网友调侃说:“打车都不好意思说要去哪儿,得先问‘师傅您去哪儿?’”
为了缓解打车难,其实南宁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2014年,官方推出集公交、打车、实时路况、汽车余票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手机软件,但推出后却鲜有人知,最后还是在滴滴的帮助下逐渐缓解,让我们不再“打车靠运气”,而是“出门靠滴滴”。
严格新政与南宁气质不符
南宁是现开放的、现代化的、拥抱科技和创新的大都市,我们想象的是,它会敞开胸怀迎接每一个能够让这个城市向前发展的新鲜事物,此次的网约车新政也会从城市发展、公众利益等多方面考虑,从而提出合理的要求。如果最后真的如预测那么严格,不得不怀疑对网约车有刻意打压之嫌。
向成都学习,多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同样都是开放、现代化的省会城市,在对待网约车的态度方面,其实这次都应该向成都学习。
成都对网约车的“包容”主要体现在对车辆限制比较宽松,对轴距没做限制,排气量只要不小于1.6L或1.4T就行,与北京、上海等“最严新政”形成鲜明对比,堪称此次网约车改革洪流中的两股清流。
此次成都之所以放宽标准,是为了避免因门槛过高导致车辆骤减、车费上涨、黑车重现等问题,充分考虑到公众利益,体现包容、开明的大城之范。
新华社在《网约车细则透露出的改革信号》中提到,公众希望看到地方政府部门既能用法律法规守住网约车的安全底线,也能充分发挥新业态的积极作用,鼓励网约车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合法、有序竞争,延展“互联网+”的市场红利,让群众享受更多出行便利。
此前,交通部对于网约车的表态是:“这次改革我们根本的目的是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方便不方便,这是我们评价的标准。”但是就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出台的政策来看,基本的方向就是让群众不高兴、不满意、不方便。
南宁政策还未正式发布,我们下结论还为时尚早,相信大家希望的是最后的意见稿能让大家高兴、让大家满意、让大家方便。
7 留言